臨湖廳文藝範兒茶吧。張可 攝
  巨型五環長期保留
  南唐金陵城遺址
  南京城牆全面開放後,內外“公共空間”將逐步向游人推出。揚子晚報記者昨天探訪發現,目前9處公共空間中,已有5處打造完成。分別是武定門南2處南唐遺址展廳、台城臨湖廳、台城原明城垣史博物館、神策門鏑樓展廳。其中“南唐廳”展示的是金陵城以及伏龜樓遺址,臨湖廳在布展同時,還有擺上木桌木椅的“書吧”,可供游人喝茶、小憩,也給南京城牆這座軍事建築增添一份“文藝範兒”。揚子晚報記者 張可 文/攝
  南唐遺址廳講述前朝故事
  從東水關登城向南步行約20分鐘,到達位於城牆“肚”里的南唐遺址展廳。約700平米空間內,通過一座展台保護並展示了一段城牆牆體。砌成這段“小牆”的城磚與明城磚不同,不僅長寬厚比例有異,而且更小更薄。根據周圍展板介紹,這就是明城牆里的南唐金陵城城牆遺址。南唐是五代時期南方的割據政權,定都南京,著名文學家李煜就是南唐最後一個皇帝。南唐政權在南京先後五次大規模築城,“老城南”的佈局由此奠定並延續至今。明初朱元璋築城,就是在原金陵城的基礎上改擴建的,其中南段路線從東水關處向南,開始與金陵城城牆重合。這處遺址正是史料記載的見證。在這個展廳中,還有明代城牆與南唐城牆牆體的對比展示,大廳內採用聲光電手段,循環播放視頻,介紹這段歷史。
  從這個展廳出來,向南走5分鐘,是另一處南唐遺址展廳。同樣位於城牆肚內,展示的是南唐金陵城城牆上伏龜樓的遺址。2001年,施工人員在此發現了大型建築的遺基,為了很好地保護,考古未繼續下挖,展示的是遺基的頂面。記者看到,這處展示區域面積更大,同時考古現場基本完好地保留下來,南唐形制的城磚砌成的一截築台,從夯土裡露出來。這就是神秘的伏龜樓遺跡。據介紹,此樓原是金陵城東南角一段“凸”形城牆上的鏑樓,平時觀景,戰時禦敵。“凸”形城牆向外側形成一個“突出部”,城牆與攻城部隊接觸面積變大,攻城者面臨交叉火力。朱元璋築城保留此設計,所以今天看到這段城牆依舊是向外凸出來的。
  兩處展廳均設計了內容詳實、豐富的展覽,介紹南唐的政治文化、社會風俗,為游客講述南京城牆更悠久的“歷史基因”。
  臨湖廳里還能焚香撫琴
  原明城垣史博物館的臨湖廳也在出新後開放。這個廳共兩層,面積達到400平方米,其中一層改造為書吧,二層的展覽全面升級。書吧的設置與茶社模式相似,一側擺放了四、五組木質桌椅,而在另一側則設計為書架,上面擺滿了各式圖書,可以免費取閱。書吧一角的香案上,擺著古琴、梅瓶。整個環境顯得古色古香,而且雖然在城牆肚內,但通風較好,無憋悶感。
  臨湖廳的展覽,是“大明華章·南京明代文化展”,通過圖文形式,介紹近300年明史中,與南京相關的人物、故事以及社會面貌。記者瞭解到,臨湖廳是1995年在修繕這段城牆時,因豁口太大,內部使用鋼架結構,形成了上下兩層空間。
  此外,神策門上的二層城樓,共有約150平方米,這裡安排為歷史陳列展,向游客介紹神策門一段的歷史淵源。位於解放門城牆內的原明城垣史博物館,兩層面積達230平方米,展覽也全部提檔升級。
  還有5處空間逐步開放投用
  據統計,此次南京城牆全面開放中,共設計了9處公共空間,出新後作為展廳或旅游服務設施。目前還有4處沒有開放,城牆保護管理中心負責人表示,這些空間還在進行細節上的打磨,將會逐步開放、投用。
  剩下的4處空間包括:玄武湖隧道處,城牆內有一處三層空間,面積達到700平方米,設計為多功能展廳,可通過登城通道進入。城牆內原明城垣史博物館的九華廳,共一層,面積達到200平方米,設計為臨時展展廳,可通過登城通道進入。武定門城牆內的公共空間,共三層面積達到600平方米,設計為“游客服務站”,提供休息場所以及基本的旅游消費,可通過登城通道進入。集慶門城牆內,有一層約逾千平方米的內部空間,設計為“游客服務站”,提供休息場所以及基本的旅游消費,可通過登城通道進入。
  鏈接>>>
  解放門巨型“五環”等青奧“遺跡”
  或將長期保留
  南京城牆在青奧會前,在東水關設置大型“奧運五環”彩燈,以及東水關以南城牆外側頂面,擺放了十幾個體育項目展示的彩燈。昨天城牆保護管理中心人士介紹,這些彩燈作為南京青奧會的遺產,可能會永久性地保留在城牆上。
  在城牆文物本體保護方面,中心表示,彩燈組使用的是輕鋼龍骨架,與城牆磚面接觸的部分,用沙包墊著,而且燈組在城牆上面沒有任何“落釘”。“安裝前,我們測量過,燈組對城牆的壓力,不到城牆負重上限的50%。”  (原標題:城牆“肚”里看南唐遺址泡文藝書吧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t17ettgg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